入秋后,天气渐凉上尚策,空气也愈发干燥,“秋燥” 成了不少人的困扰 —— 口干舌燥、皮肤紧绷、喉咙发痒,连睡眠质量都受影响。这时候,深谙养生之道的广东人早已端起了砂锅,用一锅慢炖的老火靓汤,把 “润” 字刻进秋日日常。下面这几款私藏神汤,食材常见、做法简单,每一口都能驱散燥气,喝完从头润到脚,快收藏起来试试吧!
茅根竹蔗瘦肉汤: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准备食材
苹果、无花果、梨干、茅根、蜜枣、竹蔗、猪瘦肉
做法
展开剩余86% 提前将茅根洗净,竹蔗去皮后切成小段(若买的是带节竹蔗,可去除硬节),梨干、无花果用清水快速冲洗干净;苹果去皮去核,切成块状备用。 猪瘦肉切成大块,冷水下锅,加入 1-2 片姜片,大火煮开后撇去表面浮沫,捞出瘦肉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焯水能去除瘦肉的血水和杂质,让汤更清甜)。 把处理好的茅根、竹蔗、梨干、无花果、苹果、蜜枣和瘦肉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水量要没过所有食材,且需预留出炖煮时蒸发的量,建议一次性加够,避免中途加水影响口感)。 大火将水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2 小时,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胡萝卜炖排骨汤:健脾养胃,补而不燥准备食材
胡萝卜、排骨、蜜枣、姜片
做法
排骨切成小段,冷水下锅,放入姜片,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捞出排骨用温水洗净,沥干备用;胡萝卜去皮,切成滚刀块(滚刀块炖煮时更易入味,也能保持形状)。 砂锅中放入处理好的排骨、胡萝卜、蜜枣和剩余的姜片,加入足量清水,水量以没过食材 3-5 厘米为宜。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 小时,直至排骨软烂、胡萝卜入口即化,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关火即可享用。巴戟杜仲炖猪尾汤:温补肝肾,强筋健骨准备食材
巴戟、牛大力、杜仲、黑豆、蜜枣、猪尾
做法
黑豆提前用清水浸泡 1-2 小时(泡软的黑豆更容易炖烂,营养也更易释放);巴戟、杜仲、牛大力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浮尘;猪尾去除残留的猪毛,切成小段。 猪尾冷水下锅,加入姜片焯水,撇去浮沫后捞出,用温水洗净沥干。 将泡好的黑豆、巴戟、杜仲、牛大力、蜜枣和猪尾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清水(水量刚好没过食材即可)。 蒸锅加水烧开,将炖盅盖上盖子,放入蒸锅中,隔水慢炖 2.5-3 小时,出锅前加少许盐调味即可。石斛淮山排骨汤:滋阴养胃,益气生津准备食材
石斛、淮山、胡萝卜、玉竹、无花果、芽合、排骨上尚策
做法
石斛提前用温水浸泡 10-15 分钟(软化后更易出味);淮山去皮切成块状(若担心氧化,可泡在清水中备用);胡萝卜切滚刀块,玉竹、无花果、芽合洗净备用。 排骨焯水:冷水下锅,加姜片煮沸,撇去浮沫后捞出,用温水洗净。 砂锅中放入排骨、石斛、淮山、胡萝卜、玉竹、无花果、芽合,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2 小时。 最后加盐调味,即可盛出饮用。莲子百合灯芯草排骨汤:清心安神,润肺止咳准备食材
莲子、百合、灯芯草、麦冬、无花果、芽合、姜片、排骨
做法
莲子去芯(去芯可避免苦味),百合干用温水泡发后洗净;灯芯草、麦冬、无花果、芽合用清水冲洗干净;排骨切成小段。 排骨冷水下锅焯水,加姜片去腥味,撇去浮沫后捞出,用温水洗净。 将所有处理好的食材(除盐外)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2 小时。 炖好后加盐调味,即可饮用(此汤偏清淡,适合秋季失眠、喉咙干痒人群)。菜干南北杏猪骨汤:润肺化痰,润肠通便准备食材
菜干、南北杏、无花果、胡萝卜、玉竹、蜜枣、莲子、芽合、猪骨
做法
菜干用清水浸泡 30 分钟,泡软后反复冲洗,去除杂质和多余盐分(若菜干较咸,可多泡几次);南北杏洗净(南杏偏甜,北杏微苦,两者搭配润肺效果更佳,注意北杏用量不宜过多);莲子去芯,玉竹、无花果、芽合、蜜枣洗净;胡萝卜切滚刀块;猪骨切成大块。 猪骨冷水下锅焯水,加姜片去血水,撇去浮沫后捞出,用温水洗净。 砂锅中放入猪骨、菜干、南北杏、无花果、胡萝卜、玉竹、蜜枣、莲子、芽合,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2 小时。 最后加盐调味,即可享用(菜干的独特香味融入汤中,口感醇厚,润燥效果极佳)。秋日喝汤,喝的不仅是暖意,更是广东人 “顺时而食” 的养生智慧。这几款汤品,有的清热生津,有的温补滋养,有的润肺安神,总能对应你秋日的需求。不用复杂的技巧,只需耐心慢炖,让食材的营养和味道充分释放,一碗下肚,燥气全消,全身都透着舒服。这个秋天,不妨多为自己和家人煲一锅靓汤,把健康和温暖都炖进时光里吧!
编辑分享
在文章中加入一些广东地区秋季养生的俗语
写一篇500字的秋季润燥汤品的宣传软文
推荐一些秋季润燥的汤品食谱上尚策
发布于:广东省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