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发生了一起因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引发的争议事件。该校一名老师在微信群中因3名学生未填报北大清华而愤怒解散群聊卓信速配,引发热议。
根据瑞昌市第一中学发布的情况说明,事件经过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漆某芳老师根据3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与家长沟通的情况,建议填报“清北”相关专业志愿。而之后在得知3名学生未填报“清北”志愿后,漆某芳老师在微信群内发表了不当言语。
针对这一情况,很多自媒体都是在批判老师。但事实上,这份协议明显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都明白,都清楚。
这一问题并非个体学校或某个地区的特例,而是具有全国性的普遍特征。我们无法忽视这一现象的存在,仅仅是老师的功利主义吗?
如果这个学生多考几分,能报北大好一点的专业(但不是王牌专业),老师动员他报考其他学校王牌专业,这些家长会比这更厉害,说的更难听,那些自媒体又会是另一幅嘴脸,当然这仅仅是假设,没有如果。
展开剩余61%说一个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现在的学生考的好,认为是自己学的好,家长认为孩子聪明,和学校没半毛钱关系;考的差,认为是老师教的差,一切上纲上线全赖学校。
试问,再牛逼的优秀学生,没伯乐老师的引导与启发或发现,有多少能成为优秀生?
冷静思考,学生不报清北,表面看是分数不高选不了好专业,实际上也不是为了以后的出路吗?不也是功利心在作祟吗?不也是家长的背后指导吗?
说实话,幸亏学校没让这仨学生报清北,真报清北,以后真找不到好工作,真赚不到大钱,说不定这三个家长真会把协议拿出来威胁学校说“学校让报的高考志愿”,到时候学校才难搞哦,再以清北生的名义起诉学校指导志愿填报,让学校赔偿个千八百万,那可够学校喝一壶哦。
其事,这事说白了,就好比你养了18年的白富美闺女,眼看找到了高富帅,突然喜欢上了精神小伙,你一看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生气吵几句,骂几句,然后你邻居说:“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这件事引起不小的讨论,只是因为这三个人是学生(未成年人,容易获得同情),另一个是老师(弱势群体,容易口诛笔伐),没人撑腰罢了。
最终教育会变成什么?
会变成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市场,发多少工资,付出多少情感,付出多少责任,付出多少心血。
说实话,教师队伍中的确有功利主义者,但谁人又不功利?
说实话,教师队伍中的确有爱生如子者,但几人能爱生如子?
说实话,教师是世界上与你没有血缘关系,但又真想让你好的人。
没有对错卓信速配,只是选择。
发布于:湖北省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